A03版
  乾細胞、3D打印、量子……昨天9時召開的吉林省第八屆科學技術學術年會上,這些“高大上”的科學術語,一個接一個。但讓我們吃驚的是,大會現場,作報告的幾位重量級專家,早就摸透了大家的心思,深奧的科學理論中,時不時地蹦出些接地氣兒的內容來。《西游記》做引子,解釋乾細胞;《盜夢空間》、《星際穿越》這些流行詞兒,也拿出來分享,為這場高層次、多學科、大規模的學術盛會,平添了不少輕鬆。
  會上,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所長宣明還帶給大家一個好消息:我省自主研發的“吉林一號”衛星明年8月就要升空了!
  馮守華:
  科技創新重在年輕的科技工作者
  本屆年會上,吉林省科協主席、吉林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馮守華作了題為《科技史話與科技創新》的報告。
  馮守華院士從歷史的角度展示古時候年輕的一代,創造出很多科學原理和科學發明。從宇宙大爆炸開始,到當今的信息時代,整個鏈條就是一個創新的歷史。
  他主張,要註重調動整個年輕科技工作者的創新性和積極性。同時,要抓團隊精神,把最有效的人力、物力,用在現代社會的發展上面,也讓現代的科技工作者去適應我們這個時代,有效地把科技產品應用到市場上去。整個社會也要反思,是否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有效發揮的大環境。
  ■經典鏈接
  《西游記》&乾細胞
  孫悟空吹毛變猴 體現克隆猴過程
  《西游記》里,敵眾我寡時,孫悟空會揪一小撮猴毛,在嘴裡嚼一會兒,然後一吹,就會有無數猴子猴孫助陣。就這個嚼的動作,讓馮守華院士很感嘆,“用現在的話講,它體現了一個克隆猴的過程。”
  這是馮守華院士談到乾細胞時引用的。他說,孫悟空嚼猴毛,當嚼到最細時,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身體里的乾細胞。它是一類具有自我複製能力的多潛能細胞。如今,在克隆動物、植物、人體器官上已經應用。
  “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要有人、工具和傳承。在不具備先進科學技術的前提下,人們只能靠想象來記錄。”孫悟空的一個動作,與現今乾細胞克隆技術巧妙地重合。所以說,古代人的想象力是十分豐富的,“如果當時能繼續研究下去,沒準發現乾細胞的就是我們中國人了!”
  《盜夢空間》&記憶研究
  “重塑夢境”可行嗎?已開始研究但過程艱苦
  “科學,不能下不可能的結論,即便是可能的結論,也不能武斷地說,要在大量實驗跟證據的支撐下表達。”這是馮守華院士的觀點。但在報告的結尾,他拋出了一個包袱,“在未來,人們的思想,是否真的可以像《盜夢空間》里演的那樣拿出來研究呢?”
  馮守華院士說,電影《盜夢空間》中,對人體記憶的移植,是一種想象,但也寄予了很重要的科學方向在裡面。“試想一下,思想為什麼不能拿出來研究呢?什麼人願意說什麼樣的話,是自身的一種習慣。想說什麼,完全是大腦的一種反應,表述的語言,就是大腦反應的一種固化。既然是固化的思想,就可以拿來研究。”然而,它的複雜性,主要在於它的時間性和多變性,思想是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
  “如果我們有很好的計算和儲存功能,可以把時間分辨率精確到最小量值,在你想說還沒說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預知你將要說的是什麼。所以說,在未來的某一天,把記憶拿出來研究,是可以實現的。而且,這是一個已經開始研究,但是十分艱苦的一個過程。”
  《星際穿越》&蟲洞
  敢於想象 始終是科技發展第一位的
  《星際穿越》中,“徘徊者”號飛入蟲洞,走“捷徑”穿越了星系間漫長的距離。它是否真的存在呢?
  馮守華院士說,“在我們看來,這是很難理解的。它相當於把宏觀的物體納入到微觀的物體來想象。從目前的科學上來講,是不可能的。可我們也不否認,將來會發生什麼。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宏觀和微觀是兩個世界,不能拿微觀的世界規律去套用宏觀的東西,這樣做就會出現很多‘意外’,有偷換概念的可能。”
  這些富於想象力的影視作品,是否也是科技創新的開端?馮守華院士點頭,“敢於想象,在科技的發展上,始終都是第一位的。”接著,他又提到了曾風靡全球的電影《阿凡達》,“它的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就是典型的代表,事後被美國航天局聘為顧問,因為他的想象力比科學家們更能放得開!”
  《盜夢空間》、《星際穿越》,被大家稱之為克裡斯托弗·諾蘭的兩部“燒腦”作品。但在娛樂的同時,體現人類科技水平的強大,給當今科技工作者們帶來不少危機感。讓人們重新認識,如何來搭建社會的結構,從全球的角度來考慮我們的發展問題。
  衛星咋升空?
  1.投放
  涉及到力學範疇,將衛星這個重物準確地投放到預定軌道。
  2.控制
  要實現在天空中的衛星應該被人們控制,按照人們的意願去運行。
  (在這兩步都完成的基礎上,衛星就有用了。嚴格地說,對於衛星的送入軌道及控制,還屬於認識和逐漸掌握的階段。)
  3.載荷
  衛星是個載物的空殼,它身上的載荷才是有意義的,比如電的功率、溫度控制水平、殼子的定位精度等。隨著人們需求、欲望提高,衛星載荷的功能也越來越全。當殼子標準化了,人們逐漸熟悉、掌握並認識它了,就進入了第三步,以載荷為核心的衛星整體設計。(2005年,長春光機所開展了以載荷為核心的整星技術的研究。制定的標準是技術上先進,商業化運營。)
  宣明:
  “吉林一號”衛星明年8月升空!
  “明年8月,我省自主研發的‘吉林一號’衛星就要發射升空了,它帶著我們整體技術的進步,和運營機制的變化。”年會上,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所長宣明最後一個發言,他帶給大家這個好消息。
  衛星發射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宣明說,“吉林一號”的研製成功,長春光機所是主力,但在長的一些高校研究所也做了一些貢獻。“下一步,我們會對我省航天產業的佈局,充分聯合高校研究所,包括發揮當地企業的能力,同時引導我省相關企業向航天信息產業方面進行轉移,讓我省真正地成為國家航天信息的研發和生產基地。”衛星的發射,不僅是航天技術的進步,同時對我省機械製造技術、光學製造技術、材料的生產技術、光電傳感技術等領域,都起到帶動作用。
  16年後我省將有138顆衛星升空
  為啥說衛星技術是高端服務業?因為它和百姓的生活是緊密相關的。百姓今後依靠航天信息來提升生活水平的潛力也是巨大的。
  宣明說,當下,我們熟知的航天信息產品大致有三種,第一就是地圖,第二就是定位,第三個是這兩個產品的又一次加工,即導航。實際上,百姓依靠的航天信息非常多,只是目前還沒開發出來,比如旅游。“大家都知道,黃山的景點很漂亮,但每逢節假日,黃山的景點人滿為患,什麼時間去游客少?哪條路方便通過?就可以依靠航天技術了。農業生產上也是如此。目前,人們的生活離不開網絡,我相信,今後大家的生活離不開航天信息。”
  近期的規劃,預計在2020年之前,吉林省要在天上有60顆衛星,遠期規劃,在2030年左右,要有138顆衛星。衛星的數量,代表著一個衛星對地面觀測的時間的分辨率。在2016年,我們將有16顆衛星,對世界上某一點觀測的時間間隔在4~5個小時,如果我們達到了138顆衛星,我們對於世界上任意一點的觀測時間將提高到10分鐘左右。
  本報記者 董春梅本版人物圖片 本報記者 蔣盛松 攝
  (原標題:“吉林一號”衛星明年8月發射升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b20fbsj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