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3年徐嬌主演的合拍片《大明猩》被認為是中韓深入合作的代表片之一,但該片在國內僅有1.12億票房,並不算成功。
  【焦點評論】
  ■ 新聞背景
  7月3日,“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官方微博發佈消息稱,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與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於當日下午在韓國正式簽署了《中韓電影合拍協議》。根據協議內容,即日起,中韓合作拍攝的影片將在中國市場享受國產片待遇,不再受進口片條件限制。
  準!
  學習韓國電影是多快好省的提升途徑
  新京報:在《中韓電影合拍協議》簽署前,中韓電影合作方面的歷史和模式?
  範小青:韓國和華語片的合作始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但跟大陸的具體合作開始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第一批中韓合作的電影主要是韓方來取景(我們提供當地製片服務),比如古裝片金榮俊的《飛天舞》和金性洙的《武士》。後來徐克導演的《七劍》、成龍主演的《神話》和張之亮導演的《墨攻》等,合作上升到資金和演員方面的互補,可惜這類電影都未能取得預期的市場回報。馮小剛導演的《集結號》開始了一個更新的更深入的合作模式,那就是技術方面的合作。韓方的現場技術和後期技術被認為“省錢又有一定的質量感”。此後很多中國大製作電影都開始頻繁和韓國技術團隊聯手,這促使越來越多的韓國技術公司進入中國市場。隨著中國電影市場日漸活躍,從《好雨時節》、《危險關係》到《大明猩》、《分手合約》使兩國電影合作上一層臺階,包括《筆仙》,不僅僅是技術層面來中國打工,更多的韓國創作者想在中國市場有所作為,以他們的技術力和經驗為中國市場定製電影。從未有其他任何一個國家的電影人像韓國電影人這樣像一個團隊(從民間到政府)在中國市場上如此活躍過。
  新京報:雖然我們知道韓國電影產業非常完善,但這一次具有政府層面高度合作的對象是韓國,為什麼?
  範小青:無論是在外交關係、民間關係還是在歷史遺留、地緣以及傳統審美上,我們和韓國非常親近,韓國又不是那種可以把我們的文化壓抑下去的大國。韓國人很積極地和中國保持良好的關係。此外,他們有我們所需要的電影快速發展的一切良好經驗,我們會選擇韓國,也是我們政府多快好省地促進文化產業提升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方式。
  我覺得韓國經驗可謂快準狠穩。他們的整體水準是有保障的。哪怕是新人導演,在敘事層面和技術層面的調動都值得矚目,去年進入韓國票房前十的電影中就有三部處女作《恐怖直播》《辯護人》《躲貓貓》,這和產業化的整體水平有一定關聯。
  新京報:4月底您給《新京報》寫的專欄中提到了中韓合作的問題,簡單歸納,一是中方資方借韓流投機,二是交由外國人寫劇本隔靴搔癢,導致很多普通規模的商業電影沒法在內容和情緒上對接。突然間中韓合作就被提速了,最大的原因何在?
  範小青:1988年漢城奧運會之後,韓國用十年時間建立了自己的電影品牌,雖然其間一度被打到谷底,但反彈後一飛衝天,韓國電影的品牌性是被消費者所信任的。中國在2008年舉辦了奧運會,眼看已經過去了六年。2017年我們的電影產業可能面臨更大力度地開放市場。用韓國的經驗來幫助我們在未來幾年做好各方面的準備,與好萊塢正面搏擊。文化不僅是一個產業,還是軟實力,特別有助於提高國家形象和文化,更廣泛被世界所認可。向國外借鑒經驗這是不可避免的。提速是一種必然性也是一種及時性。
  合!
  接地氣需要100%中國主控韓國做技術
  新京報:有一種說法形容中韓合拍片“韓國導演就像是給中國投資人打工”,前一段《我在路上最愛你》更是為推廣某國內景點生搬硬套了一個劇情,這份合作協議簽署後,您覺得這種現象會否得到改變?
  範小青:隨著中韓電影合作的加寬和深入,難免有泥沙俱下的不可取案例出現。中韓合作我認為有政府和民間兩個層面。民間上的比如利用技術、人力;政府層面上就是產業扶持政策(對國產片,對獨立藝術片創作、甚至對外國電影取景拍攝等)、基金組合的法案條例和分級制度等。要產業化,就得過程透明化。韓國政府花了很多精力來構築電影票電算網體系以及每年詳細的產業報告。他們現在又在推進劇組合約的科學規範……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向韓國取經的地方。韓國正是有許多的產業環境凈化過程才使得他們的電影產業在亞洲首屈一指。
  新京報:韓國有很多優秀的小成本電影,也有像金基德這樣的導演一直堅持推廣小成本製作,然而目前在中國被推崇的是大片思路,市場上存在著較多中體量電影。雙方間是否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
  範小青:沒有。在韓國獨立製片要的成本非常少,但是它的思維度非常活躍。而且因為國際版權的發售,絕大多數小投資的獨立電影並不賠錢。金基德前幾年一直在反抗獨寡占(獨家、寡頭、占有),他說他的藝術片沒有可以放映的銀幕……這些年來,韓國在政府的扶持下出現了一些藝術院線。我們非常需要像金基德這樣振臂高呼的人。有對抗,才會有對話,之後才會出現對策。我們只有把電影市場蛋糕做大,觀眾才能細分化,電影才會更加多元化。我個人贊同行業體系“兩頭大”,一頭是花幾年時間有計劃性地營造幾部大體量電影,另一頭是小體量有鮮明個性的多樣化電影,小成本容易回籠資金,有針對性地定位觀眾。中間體量的電影,我倒覺得中庸,難以平衡投資回報率和兼顧觀眾口味。
  新京報:韓國電影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穿著商業化的外衣,但是核心很本土,很民族。就像影評人經常會說的“民眾會因為電影中接地氣的細節而走進影院”,比如電影《老男孩》中生吃章魚。在合拍片中,我們如何嫁接或是合理引導這種民族性的東西?
  範小青:韓國商業電影最大的特色就是類好萊塢性,就是他不會拒絕好萊塢,但是也不會生搬硬套,他們擁有被驗證多年的類型片的模板,然後讓它落到本民族的情感上,所以南北類型片特別火爆,無論是《生死諜變》、《太極旗飄揚》、《義兄弟》還是《柏林》。
  韓國學習了多年好萊塢,研究如何將類型情感落民族之地,只是他們現在還不夠瞭解中國。比如《大明猩》,導演似乎不太知道棒球這項運動在中國並不像在韓國、美國那麼火熱,導致這部片子洋不洋、土不土,作為一部3D電影,它的票房回報是失敗的。如果導演把它拍成類似《功夫熊貓》這樣的動畫片,看起來誇張、好笑但又新鮮、可愛,說不定還能跟中國觀眾產生更多情感上的共鳴。合拍片要想在情感上落地中國,可能需要中國編劇和國外導演捆綁式的更深入溝通。
  新京報:您理想中的合拍模式是怎樣的?
  範小青:中國100%主控,中國的製片人,中國的資金,中國的編劇,至少第一編劇是中國人,可以配備一個韓國的輔助編劇,一半以上的中國演員,80%以上的中文臺詞。韓國負責導演、攝影、照明、造型等技術部門。
  中國這兩年發展特別好的勢頭是我們專業的製片人越來越多了。三年前我們很缺專業製片人,培育劇本,挖掘青年導演特別不容易。現在有能力、懂財務、通成本學,又有藝術鑒賞力的製片人越來越多了,這也是我們可以讓外國導演來中國工作的一個很重要的基礎。
  狠!
  韓國人對協議不敏感看中中國就業機會
  新京報:說到韓國導演,湯唯的對象就是韓國導演金泰勇,請您簡要介紹一下韓國導演的準入制。
  範小青:韓國導演可能有30%是從中央大學、韓國綜合藝術學校這樣科班出身的,還有40%-50%是從國立電影學院這樣的專門培養電影片場人員的類似MFA的學校畢業,這類學校有導演、編劇,製片人、攝影、聲音五個專業方向,每年招收二三十人。這些人一般都有著很好的教育基礎,有在片場工作兩三年的經驗,堅定理想做一個優秀的現場工作人員。剩下的一小部分就是橫空出世的比如金基德這樣的導演。
  近年來中國出現很多跨界現象,比如演員做導演,作家做導演。相對來說,韓國對導演專業性要求比較嚴格。做什麼就是做什麼的,而且會一直做下去。在韓國,導演收入普遍不高。他們經常被戲稱為“World Cup導演”——四年才出一部作品。就算是樸贊鬱導演,當初也特別窮,以至於他有一年的獲獎感言竟然是,“老婆,以後你也可以堂堂正正地跟別人說你老公是電影導演了”。因此在韓國有一個約定俗成的慣例,就是電影人的妻子們通常都有很靠譜的職業,比如中小學教師和公務員等,可能也是跟這個群體收入不高有關。
  當湯唯和金泰勇的喜訊傳到韓國時,很多韓國演員和導演都很羡慕金泰勇。湯唯在韓國很女神化的。
  新京報:韓國現在每年有五分之一的人次走入電影院,他們的這種觀影習慣是如何養成的?
  範小青:我覺得韓國人其實挺愛玩的,他們也喜歡沉溺於故事。電影消費在韓國很廉價,同時也很便利。他們對好萊塢是全開放的,影院里有好多可以選擇的電影。此外,韓國人隨大流,他們相信口碑效應。
  新京報:根據協議,中韓合拍片在韓國本土也算國產片。實際上,韓國每年上映的本土電影和外國電影數量非常之多,有一個2012年的數據,當年北美上映電影數為677部,韓國上映電影數是390部,其中進口片320部。既然新協議明確合拍片在中韓兩國都算國產片,那麼如何讓合拍片在韓國本土也具有競爭力?
  範小青:韓國藝人其實更註重本土號召力,比如全智賢就很少出國拍攝。合拍片定位越準確越容易在利益上有回報,如果你既考慮中國市場又想著韓國回報,應該是挺不靠譜的一件事兒,除非是真正意義上的商業大片。實際上我也問過兩個韓國朋友,一個是電影系教授,還有一個是韓國導演,他們好像對合拍協議並不像中國這麼敏感。當然韓國大多數電影人都對中國市場和中國文化懷有熱忱。中韓合拍片能給韓方提供一些多元化的片源,但他們更看重的應該是就業機會以及他們將來能夠在中國有更多創造的可能性。
  新京報:韓國類型片很多,哪些是未來合拍片開放階段我們容易上手的?
  範小青:都市浪漫喜劇或者是動作片、科幻片。未來不能說我們拍了幾部合拍片,我們的實力就上臺階了,這還要從各處現場細節和專業工種上來衡量。首先我們要的是包裝,學會如何去吸引觀眾,然後再往深處挖掘。我相信我們也會逐步建立電影分級制,對此我很樂觀,但是社會能接受多大的批判力度就是個問號了。
  註:範小青任教於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韓國電影研究專家,釜山國際電影節顧問,在《新京報》開設“範小青專欄”介紹韓國電影和文化。
  新京報記者 鄭淇
(編輯:SN00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b20fbsj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